找到相关内容928篇,用时5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初发心

    之心。善男子。有人得闻诸佛世尊是人天师。于众生中最上无比胜于声闻等。法眼明了见法无碍。能度众生于大苦海。闻已即复发大誓愿。如其世间有如是人。我亦当得以是因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或复为他之所...   我们学都有一个自己的初发心,也是因为这个难得的初发心使自己难行能行,难忍能忍精进不断。但是这个初发心也是脆弱的,受不了八风的侵蚀,造成学一年,在眼前;直到向要钱这样的事情发生。其实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菩提心|皈依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0/08380718473.html
  • 人生的佛教——三十五年八月在镇江欢迎大会讲

    与人为善 ,向上进步以养成完美的人格;增益人类共同的生活 ,以求安乐、和平。佛教于充实人生道德 ,极为注重 ,人生佛教尤以此为基本。依佛教进修 ,更可由人生进升三界诸天 ,以及于出世三乘的罗汉、、菩萨。即所谓依五戒进修十善、四禅、八定而生天 ,观四谛而成罗汉 ,悟十二因缘而成辟 ,修六度万行而为菩萨。再由天及三乘加功进行 ,成大菩萨 ,以大愿大悲;遍一切世界普度众生 ,即成为遍在三乘六趣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0339432.html
  • 方便五乘佛法

    分段生死。须知声闻之人,但期出苦,为自了汉,无化他志, 故为小乘。   2、缘觉乘者,譬如校制之中学;此人根性稍利,禀佛‘十二因缘’教法,修道觉悟,断见思惑,更侵习气,而证辟佛果,故曰缘觉乘。...小乘根性者,说声闻乘,对中乘根性者,说缘觉乘,对大乘根性者,说菩萨乘。   1、声闻乘者,譬如校制之小学;因闻之声教,明了苦空无常的道理,修‘四谛’法,断见思惑,而证阿罗汉果,故曰声闻乘。见思惑者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0040476.html
  • 什么是佛法?

    别人觉悟,这叫觉他。  第三、是圆满的觉悟。  小乘阿罗汉、,这些人自己觉悟。他们自觉之后,还没有发心,主动的去帮助别人觉悟;经典里常常说这是小乘人。大乘菩萨自觉之后,能够主动的去帮助一切希望觉悟...认识佛教,首先要知道:  什么是‘’? 什么是‘法’?什么是‘佛法’?  这几个问题,对于我们修学,关系非常之大。佛陀,这是古代印度梵文的音译。佛陀,含有自己觉悟、觉悟他人、觉悟一切而无所不知无时不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2443265.html
  • 灯前禅影(二)

    呢?   在《增一阿含经》的〈序品〉中,阿难说:“在一首偈颂中,便具足诸佛、、声闻的教法。”这就是一般所谓的“七佛通偈”。相传这个世界先后已有七出世,释迦是第七位出世的,七的共同教诫,即在...灯前禅影(二) 七的共同校训 王开府 台湾师大国文系教授87.7.7   据宗宝本《六祖坛经》记载,六祖惠能受五祖弘忍传法及衣钵后,随即南返。五祖的其他弟子获知消息,...

    王开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0147128.html
  • 四念处的重要性

    四念处又称作一乘道(ekayana),是修行成就的“唯一解脱之道”(南传《中部》《念处经》),佛陀、及接受佛法薰陶修行成就的阿罗汉,都必须经历这一管道,离开它,根本不可能另有捷径或神秘的门路通往觉悟大道。  对修行者来说,四念处的重要性无与伦比。从表面上看,它很朴实、浅显,这也许是它被忽视的原因,其实它颇具深刻简单性,修行效果相当显著,由之能开发深度的智慧,个中滋味只有切实实践它的人才能...

    張慈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0048597.html
  • 通俗谈“轮回”

    饿鬼、畜生、人、阿修罗、天、小乘罗汉、小乘、大乘菩萨、佛果,其中前六界称为六凡界,又称六道,六道的前三道叫“三恶道”,后三道叫“三善道”。十法界的后四果叫四圣界,人生最理想的归宿当然是四圣界,但...信奉并了解佛教的因果轮回原理,对于世人了解生命的真相,正确面对生命的终点,把握生命的归宿,意义重大!上面所述只是通俗而概略的介绍,便于了解。一个真正的子,则当在深信因果的同时,努力修行证果,以求永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5049287.html
  • 佛经论典中宣说的谤法的业相

    。”   “若有众生作如是言:为声闻所说经典,诸菩萨等不应学,不应听受,此非正法,此非正道,佛法亦不应学。复作是言:诸菩萨等所修行法,声闻之人亦不应学,不应听受,佛法,亦复如是。复作是言:诸菩萨等所有言说,声闻不应听受。”   白莲花经云:  “一切佛言或实或权,皆是开示成佛方便。有未解是义者,妄执一类为成佛方便,及执他类为成佛障碍,遂判好恶、应理非理及大小乘,谓其菩萨须于是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0649474.html
  • 初发心菩萨的八根本重罪

    佛法,听与说者俱获大罪。 讲说佛法要看对象如何,他的目的志向何在,想人天法,我们就随顺开导其人天中最殊胜的方法。想求声闻乘,就帮助其成就声闻乘,志向大乘,就为其解说大乘经典。然后等其善根成熟再...不作是言。我读诵思惟从他闻解。而言自得。皆是贪求利养因缘而自炫卖。违负三世诸佛菩萨及众贤圣。犯于大乘最深重罪。失人天路。尚不能得声闻乘。何由渐进到于大乘。善男子。譬如有人将导众人游行旷野。经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4453305.html
  • 一念三千之涵义

    善道)。四圣法界:(果位)、菩萨(因地),、阿罗汉。十法界互具,就是每一界都具备(含摄)十法界,就成为“百界”。此百界每一界各有“十如是”,即如是性、如是相、如是体、如是力(能力、力用)、如是作...十二因缘”相应的就是佛法界的缘起。一念与六度四摄、自觉觉他相应的就是菩萨法界的缘起。一念与慈、悲、喜、舍,真如法性相应的就是佛法界的缘起。  由此可见,起一念就是一个受生之因;超越世间的四圣法界也从...

    郑颂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91853648.html